歷史沿革 Our History

  • 01
    漢人來台開墾

    招募漢人來台開墾,始自荷據時期,荷蘭殖民政權為了吸引漢人來台種植甘蔗、稻米等農業生產,免費提供耕牛、種子、資金等誘因,短短幾十年間,約有兩萬漢人來台開墾務農。明鄭時期,更多漢人移住台灣,軍民皆以務農為本。

    荷據及明鄭時期的漢人移民,沒有籍貫或地區限制,但是一六八三年清廷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打台灣、滅亡明鄭之後,嚴格實施渡台禁令:「不許偷渡來台、不許攜眷來台、不許粵民來台」。直到一六九六年施琅逝世,粵民方得申請來台。

    時至康熙中期,下淡水溪(今日高屏溪)以西近海的台灣南部地區多被漳泉人開墾,溪東又是強悍的鳳山八社土地,晚到的客家族群先在麟洛河的河川地(今萬丹鄉四維村)建立濫濫庄。隨著更多客家移民湧入,只得冒險向鳳山八社地區開墾。

    耕牛是水田耕作的主要勞動力,也是重要生財工具。

    耕牛是水田耕作的主要勞動力,也是重要生財工具。

  • 02
    六堆之右堆

    數十年經營之後,下淡水溪的客家族群已有十三大莊與六十四小莊的墾殖規模。一七二一年,朱一貴事變爆發,閩粵族群從敵視對立到武力對戰,客籍墾民為求自保,分設前、後、左、右、中、巡查營以及先鋒營等七營衛保衛鄉里。事變平定後,取消巡查營,用「堆」意思通「隊」取代「營」,有別於官軍,六堆分成前堆、後堆、中堆、左堆、右堆、先鋒堆,各堆設置一名總理及監軍,六堆共同推舉正副「大總理」各一名統領軍務,武力自保鄉里。

    一七三六年,原居武洛庄的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氏,右堆總理林豐山及副總理林桂山兄弟二人,率領武洛庄同縣移民入墾靈山、月光山、雙峰山山麓,於靈山山麓建立開庄伯公壇。數年後開墾有成,在瀰濃河北岸,柚仔林溪、羌仔寮溪會合處附近建造屋舍定居「瀰濃」。

    瀰濃建庄之後,除了拓墾月光山周圍田地,另一批人渡過瀰濃河至南岸拓建柚子林庄。兩岸往返在冬日枯水時期,搭設竹橋便道出入;夏秋河水暴漲,則撐排筏載運,南柵門成為兩庄出入關口。沿著瀰濃河北岸永安街是主要街道,祈求永久安居之意,逐漸成為美濃商賈聚集之地。

    美濃客家婦女的傳統衣著,維持到1960年代左右。

  • 03
    看天田

    美濃位於屏東沖積扇平原的北端,南北長十五公里,東西寬九公里,三面環山,東以茶頂山系鄰六龜,西北以月光山系與杉林交界,二山脈交會於東北的尖山,西至楠梓仙溪接旗山。境內有橫山山系,將美濃劃分為瀰濃、龍肚二大區域,境內東南大半部南隆地區屬於荖濃溪的沖積平原。

    境內河川不多,南方是寬闊散狀流布的荖濃溪與屏東縣為界;美濃河上游為雙溪,雙溪發源於美濃和杉林交界之南勢坑,流進廣林、廣興後成為美濃河,於「三洽水」與柚仔林溪、羌仔寮溪處交會,構成美濃河水系。全區平原面積約七千多公頃,約佔土地面積百分之六十;全區山坡地面積約四千八百公頃,約佔土地面積百分之四十,地勢陡、土壤淺,不宜農作。

    美濃雖然三面環山,但是不利林業經濟發展,居民仍以水田稻作為主。清領時期,私人集資修築龍莊水圳、中圳埤(今日美濃湖)周圍農地,但是美濃平原大部分仍是看天田,水源並不充足。美濃平原生產米穀以外銷為主,從南柵門以排筏載運,順瀰濃河、楠仔仙溪接下淡水河,出海船運至屏東東港,再轉外銷中國廣東各地,回頭船隻則載回台灣缺乏的日常用品或奢侈品,循原水運路線回美濃。

    水源是水田耕作的根本,荒水期間農民需動員砌石築堤蓄水。

    水田需要水,日常洗衣、煮飯、洗滌也需要大量用水。

  • 04
    竹仔門發電廠、獅子頭圳

    彌濃、龍肚、九芎林、竹頭背、中壇等地,清領時期陸續開發建庄,至於南方原野卻仍是一片石礫地,荖濃溪從大小龜山一帶竄流原野,夏季雨水暴漲,氾濫嚴重。日治初年,曾有熊本縣人津田靜一招募日本農業移民五十人,以屯田兵方式申請開墾該區,經營並不順利,因為每遇荖濃溪洪水竄流,開墾中的耕地便流失,宣告失敗。

    身為帝國主義後進國家的日本,面對台灣這片新殖民地,領台之初首先在全台進行大規模土地調查事業,再接著進行發展經濟必須的基礎建設。根據日人調查研究,荖濃溪河水豐沛,美濃平原南端的河床沖積地具有開墾價值。

    計畫從竹仔門背後的山腹貫穿,鑿涵洞引進荖濃溪河水,利用河水沖洩的落差設置四組渦輪發電機發電,尾水又可導入渠道供應農業灌溉,開發廣大河床沖積地。配合水圳建造時間,同時修築堤防,從獅形頂與大小龜山間開始,防止夏季洪水氾濫。

    一九○八年,台灣總督府開始興築竹仔門發電所,再運用發電餘水設置獅子頭圳水利工程,工程在兩年後完成,龜山堤防也於同年完工。獅子頭圳主圳由竹仔門經河壩寮、十穴、而至九穴,支渠分別至龍肚、中壇、瀰濃、金瓜寮及南隆地區,總長五十五公里,灌溉面積約四千一百二十餘甲。農業用水穩定供給,平原亂流不再,石礫遍佈不復見,也騰出廣大河川新生地。從此,看天田成為水源無虞的良田沃野。

    南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—竹仔門發電廠,讓周圍美濃、旗山進入電氣化時代,使用電氣化的工廠開始設立,例如旗尾糖廠、新式輾米工廠,改變了該地區生產方式與經濟規模,電燈也開始出現在公部門機關及少部分富有人家。

    竹仔門發電廠外觀,加牆磚承重的巴洛克式建築,造型優美。

    百年電廠裝設德國進口發電機四部,瑞士進口之水輪機四部,迄今仍可運行。

    發電後的尾水流入獅子頭圳,灌溉美濃平原四千畝良田。

  • 05
    三五公司南隆農場

    一九○九年,台灣總督府為發展經濟拓殖事業,允准三五公司負責人愛久澤直哉以南隆農場名義申請開墾,事務所設在手巾寮。根據《濃庄要覽》記載,南隆農場以高屏溪畔官有地為主,許可經營官有原野一千五百多甲,買收民有田地及原野九百三十多甲,之後又加買官有林一千七百多甲(包括獅形頂、木瓜坑及嶺口附近山地),超過四千甲的土地,東南到荖濃溪畔,北到中壇及龍肚的南半部,西至旗山屏東道路為界。超過四千甲的廣大土地,三五公司從新竹州大量招募島內移民加入耕作,最盛期租耕人共有八百四十戶,人口六千六百餘人。

    南隆農場全以佃租方式經營,佃農大多數是新竹州移住的客家人,苗栗地區尤多,亦有小部分閩南人來自岡山、田寮、旗山一帶。當年獎勵加入農場開墾的條件,農場提供生產工具牛一隻,先借錢給佃戶買牛,之後再慢慢還錢,住屋免費供應,按照各家戶耕作人數分配土地鼓勵家戶移墾,開墾期間肥料以較低價米穀抵押,設有共同育苗場,農場以種植水稻為主,另外也經營種植相思樹等經濟造林事業。

    一九二○年,台灣總督府實施全台行政區域及地名改正,「蕃薯寮」改名「旗山街」、「瀰濃」改名「美濃庄」,原先屬於旗尾區的金瓜寮、清水港、和興庄、上九寮與吉洋庄併入美濃庄;旗尾庄與手巾寮庄劃撥旗山街轄區。三五公司南隆農場以手巾寮為行政中心,和興庄是跨越旗山街、美濃庄的經濟中心,所有前往手巾寮洽公納租的佃農,均得經過和興庄。

  • 06
    瀰濃信用組合

    隨著台灣統治逐漸步上軌道,為促進經濟發展,推動資本主義化,資金調度是各種事業經營的基本要件,台灣總督府於一九一三年發布〈台灣產業組合規則〉,主管機關為台灣總督府財務局及殖產局。法令頒佈之後,統治當局開始在台灣各地積極扶植產業組合。為振興農村並促進農業生產,推廣設立產業組合成為各地市街庄公所首長的主要任務。

    「瀰濃信用組合」於一九一九年二月十四日創立,地方仕紳邱義生(任瀰濃庄長)、劉乙丙、黃添元、宋銘經、鍾連福、劉志傳、傅光球等人發起,會員四百零九人,出資一萬八千五百元,是該地區唯一金融機構。隔年全台行政區域及地名改正,該組合隨之改名「美濃信用組合」。配合大日本帝國對外擴張侵略的軍事需求,統治者逐步加強汲取農業資源,一九三二年擴大業務範圍為「美濃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」,開辦肥料買賣業務,建設大型農業倉庫。

    日治最後一年,太平洋戰事危急,台灣總督府以戰爭之名,行統制之實,整編台灣農業資源,一九四四年元月實施〈農業會令〉,美濃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改組為「美濃街農業會」。農業會已喪失原先設立之合作組織性格,澈底淪為日本帝國確保糧食等物資的統制、配給及農村資金吸收的基層機構。戰後,美濃街農業會改組為「美濃鎮合作社」、「美濃鎮農會」,不久之後因為運行困難,一九四九年又合併業務為「美濃鎮農會」迄今。

    美濃信用組合重要幹部合影。

  • 07
    引進菸葉種植

    美濃平原三面環山,隨著獅子頭圳、龜山堤防完成,在氣候、溫度、雨量、溼度、日照、土壤,以及水稻為主的種作生態搭配條件,相當適合高經濟價值作物菸葉種植。菸業列為日治時期專賣事業之一,原料菸葉的種植與加工,必須經過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的許可,訂定契約才能種作,政府保價收購,菸葉價錢事先分等級公告,因此價格波動較其他作物來得穩定。

    一九三六年,菸草從屏東地區引入美濃種植,當時街長林恩貴先生深感美濃之氣侯、土壤、民情適合菸草種植,並且看好菸葉種植潛力,大力提倡推廣。一九三九年專賣局核定美濃平原為適合耕種菸草之區域,並以獎勵政策鼓勵大量種植,街長林恩貴先生因此籌募款項購買土地,成立「美濃菸葉輔導區」,隸屬於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屏東支局耕作係,掌理美濃地區農戶申請種植許可及輔導栽培、採收、乾燥、調理等技術與收購業務。

    領取珍貴的菸葉種子,在自家田中播種育苗。

    水稻田與菸葉田交錯,菸葉美濃時期的常見景觀。

    美濃菸草種植,每年七月辦理種煙許可,八月下旬播種,九月育苗及苗床管理,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移植至本田,中間經中耕培土及施肥管理,至十二月下旬開始分次採收乾燥,於隔年二月底之前全部採收乾燥完畢,三月中旬開始收購工作,於六月間結束。黃色種菸葉採收後,必須經過烤製,俗稱「燻菸」,烤製菸葉需有設備完善之乾燥室及及儲藏室。早期菸葉乾燥室之建造採用日本大阪式,樓高兩層,烤煙室突出的天窗,高近三層樓,以木材為燃燒材料,菸葉時期的美濃平原,處處可見菸樓矗立,也是美濃特殊地景。

    美濃作家鍾理和《菸樓》:
    「我用緊張得有點顫抖的手指拈一支關。在申請者千餘人之中,公賣局此次僅能核給二百五十人,也就是說五人中必有四人落空。中關的可能性是這樣地少,我不敢希望自己一定會是幸運者。
    在眾目睽睽之下,我打開關,是兩個阿拉伯數字:73 !
    立刻,我歡喜得幾乎跳起來,血液都流上了腦頂,在我眼前蠢動著的人群擴大了輪廓,相反地人聲變小了。」
    「真是冤業(菸葉)!」
    「半個多月來,屁股就不曾粘過凳子,累得腰都伸不直了。」
    「我們是寡婦生兒子:自己願意!」
    我們說著,都大笑起來。

    鍾理和的文字,傳達了美濃農民對種植菸葉的複雜情感與改善經濟的高度期待,以及烤菸期間難以喘息的辛勞。抽中契作的菸農,從八月開始播種、移植、田間管理,等到菸葉成熟後,每年十二月下旬至隔年二月底的菸葉採收期,更是菸農家庭一年中的勞動高峰期。除了白天的採收工作,還得付出連續六至八天之候窯,及將前一窯燻烤乾之菸葉與菸桿、菸線分離,並且暫時打包堆疊,這些工作通常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。最後要完成撿選分類、捆包、儲藏等工作,最後才能繳交給公賣局,每個步驟都需要大量的勞力投入,約需密集投入兩百個工作天左右。

    不僅種植菸葉及烤菸需要大量又密集的勞動力需求,美濃菸葉耕作又與二期稻作緊緊重疊在一起。在農業機械化尚未普及之前,春夏二季稻作加上一季秋冬種菸葉,使得美濃菸農戶家中人力總動員,不分年齡都有工作,幾乎全年無休。

    農家婦女背著幼兒下田採摘菸葉。

    長成的菸苗逐一假植到穴盤定位好的土壤,進行田間管理。

    呵護菸葉成長,美濃農民特地以竹蔑架網保護,養成美濃農民架網種植農作物的專長。

  • 08
    夥房、交工

    日治中期美濃平原開始種植菸葉,日本統治者戰敗離開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,沿襲殖民舊制專賣制度,維持菸酒完全專賣,二二八事件之後改「專賣」為「公賣」,只是用字不同,制度意義完全相同。戰後美濃菸葉種植面積逐年增加,一九五五年增設廣興菸葉輔導區;隔年再增設福安菸葉輔導區;一九七二年增設龍山菸葉輔導區。一九七三年為拓展外銷,美濃菸葉種植面積繼續增加,一九七五年的種植面積高達兩千三百二十公頃左右。一九八○年增設吉東菸葉輔導區;一九八四年增設廣林菸葉輔導區。

    美濃菸農家庭為了大量且密集之勞動力需求,不僅更有動機生養更多子孫,而且兄弟分家間隔延長,「夥房」家族共同體因菸葉生產得以維持,大多在家族大家長過世後才會分家。家族關係與情感相當緊密。

    種菸、烤菸大量且密集的勞動力需求,光靠大家庭成員也無法支撐,「交工組織」應運而生。通常透過地緣鄰里或血緣關係,由七戶左右菸農戶組成一個交工小組,每戶出二至四人,以交換勞動的方式協作,輪流完成每家摘菸葉、串菸葉、上菸架送至菸樓燻烤等工作。菸農之間彼此交換勞動力,不僅解決了菸葉採收期間的大量且密集的勞動力需求,同時將家庭勞動力發揮到極大。

    多子多孫多勞力的美濃農家。

    採摘後的新鮮菸葉,專車載運回家進行繁複的後續加工。

    交工組織的結合,主要固定在三個層次之內:家族處於最核心位置,外層是宗族關係或地緣關係,最外層則是特定的地域範圍。這種同心圓結構關係網路,人們以不同形式互惠互助,維繫、強化或重塑各種血緣關係及地緣關係。隨著菸葉面積減縮、農業機械化、改良燻菸方式、菸農人口短缺與老化,以及聯外交通改善等等因素,原有交工組織面臨瓦解、再組合,跳脫了家族、宗族與地域格局,衍生出雇工、跨村的勞動供給。

    秤重已烤好的菸葉,準備交貨到菸葉輔導站。

    汽車與公路的日益普及,逐漸改變了美濃交工組織與文化。

    家族總動員串菸葉上菸架。

    家族總動員串菸葉上菸架。

  • 09
    農地重劃農機化

    美濃平原栽種水稻品種,在一九五○年代之前多為在來米,之後蓬萊米栽種面積逐年增加超過在來米,水稻平均栽種面積約七千公頃以上,一九七六年達到最高七千九百二十四公頃。美濃菸葉時期,國家將專賣制度與糧食政策互綁,兩期稻作才能換一季菸葉耕種,菸田面積維持不變,稻田面積也改變不大,因此美濃一向有高雄穀倉之稱。隨著台灣經濟起飛,工商業快速發展,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到工廠與都市,造成農村勞動力短缺、工資上升,政府因此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。由於台灣農田零碎、未經規劃前都沒有農路,機械化不易推動,為此,美濃於一九六四年在吉洋開始辦理農地重劃,之後陸續擴大,從龍肚、柚子林、中壇、旗尾,分五期進行。美濃平原經過農地重劃之後,每塊農地都前臨道路、後接排水,整體水圳網絡達到灌排分離,因此被劃為「特定農業區」。

    農地重劃後,有利於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,傳統養牛犁田逐漸淘汰,取而代之是鐵牛小型耕耘機,不久大型曳引機引入整地作業,又引進插秧機、收穫機等,大大提高水稻經營效率。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逐年西化,稻米生產過剩,政府在一九八四年開始實施第一個六年稻田轉作計畫,減少稻米生產過剩、倉庫不足的壓力,水稻種植面積逐年遞減,菸草種植面積同時逐年遞減,園藝作物面積增加。

    田間的鐵牛漸漸取代了耕牛。

    小型耕耘機減輕務農壓力,減少務農時間與勞力需求。

  • 10
    美濃豬

    早期「美濃豬」聞名全台,豬種原從廣東汕頭引進台灣,大部分在美濃養殖,故以「美濃豬」為名。其特徵是全身黑毛,面長、耳下垂、背凹,體型較「桃園種」、「頂雙溪種」為小。美濃種的母豬生產兩胎後,可見腹部下垂著地,懷孕後期尤甚,乳頭容易擦傷。四肢細長,性情粗野,行動迅速,繁殖力不如桃園種。

    養豬是最盛行的台灣農村副業,除了逢年過節才能宰殺加菜之外,多以出售補貼家計為主。養豬主要是家中婦女工作,利用剩菜飯、餿水、甘薯、米糠、地瓜葉之類做為飼料餵食,在物資缺乏的農業社會,完全物盡其用、資源循環。農家種稻收入有限,多半在自家附近建豬舍養豬,家中有事急用錢或是子女嫁娶,便可以出售賣錢。

    日治時期,日本統治者陸續歐洲豬種進行雜交,改良本島豬的缺點,提升肉質與繁殖率。戰後,陸續引進新品種加以研究改良,新育品種發育快、體型大、肉質多且佳。一九六五年農政當局推行綜合養豬計畫,鼓勵農家畜牧、養魚、農作綜合經營,增加資源利用、降低生產成本,調節農產品出售時間並增進農家收益。此後二十年間,美濃養豬開始趨向專業化、企業化,從過往家戶式轉變為大規模經營管理。飼料由簡易半完全而完全;人工飼餵進入自動飼餵;疫病以預防為主;人工屠宰改為市場拍賣集中電氣化屠宰。

    一九九○年成立養豬合作社,據一九九一年統計資料,美濃兩百頭以上的養豬戶超過四百多家,總頭數約十萬頭,養豬大戶都是數千頭以上。當時年產值已躍居美濃第一大產業,超越菸草與水稻,肉豬年銷售金額超過五億元。

    農業時期的台灣,豬肉是珍貴的蛋白質來源,逢年過節才能宰豬祭拜,孩子莫不期待。

    美濃養豬人家,會特地去求籤求符貼在豬舍,希望神明保佑豬隻順利長大賣得好價。

  • 11
    甘蔗

    水利設施尚未齊備時期,美濃、福安、中壇一帶以水稻為主;竹頭角、南隆、金瓜寮則以甘蔗為主要作物,種植面積約在一百至二百公頃之間。日治時期,旗山糖廠曾在竹頭角、金瓜寮設有甘蔗原料區,鋪設輕便鐵道以運送甘蔗,旗山到竹頭角段兼營客運業務。

    一九七○年代種植面積曾超過兩百公頃,甘蔗產量超過兩萬公噸。當時台糖公司曾以糖價平準基金、利息,協助地方整修農路及橋樑等公益設施。隨著國內生產成本提高、國際糖價競爭,如同其他台灣外銷農產品相同命運,甘蔗種植面積逐年減少,已是夕陽產業。

  • 12
    香蕉

    日治初期,旗山地區已有香蕉種植,試銷日本市場成功之後,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到鄰近美濃,過往種植品種為「北蕉」與「仙人蕉」。一九六三年,政府公佈香蕉出口五五制,即生產者與青果出口商各佔二分之一辦理,以保障蕉農權益。五五制實施後,蕉農收益增加,香蕉種植面積因此快速增加,美濃地區於一九六○年代進入植蕉鼎盛期,面積高達一千五百公頃以上,幾乎佔可耕地面積的四成,放眼放去處處可見香蕉樹,全盛時期,美濃地區就有二十四處香蕉集貨場。菸草、水稻、香蕉,同佔美濃農業發展史重要地位。

    然而,美濃歷年植蕉面積受內外銷市場因素影響極大,外部因素有日方市場限制、南洋蕉激烈競爭,內部因素先有青果合作社的「金碗案」,接著青果社不肖員工虛報重量冒領蕉款,還有美濃蕉農錯估時機提前搶種等等。一九八○年代之後急速萎縮,香蕉價格時好時壞,植蕉面積僅剩五百公頃左右,集貨場僅十家,之後逐年下降。

    早期美濃香蕉園種植情形。

    人力推車載運收穫的香蕉。

  • 13
    雜糧作物

    美濃早期雜糧作物包括甘薯、烏豆、青皮豆(毛豆)、花生、胡麻、黃麻、苧麻等,這些作物多在旱田種植,甘薯、豆類也在秋冬裡作栽培。戰後,隨著旱田減少、菸田面積增加,雜糧種植面積也隨之減少。大豆(黃豆)種植大約一九五六年之後才出現在美濃平原,紅豆種植大約一九七○年代之後才引進,一九八○年代之後,因為外銷日本市場,毛豆栽培漸多,孩子們的零用錢很多都是靠採摘毛豆。甘薯隨著家庭式養豬漸趨式微,種植面積越來越少。

    早期美濃毛豆田。

    田間收割成串黃豆,放在自家三合院空地,待日曬乾燥後採摘。

  • 14
    園藝作物

    菸草美濃時期,二期稻作綁一期菸草,種植面積一直維持在一千五百公頃至兩千公頃之間,美濃水田耕作模式單純化,美濃農民也有按部就班的「公務農」性格。最大面積是一期稻、二期稻、秋冬裡作菸草;其次面積為是一期稻、二期稻、秋冬裡作豆類或其他雜作。美濃平原將近一甲子的單純耕作模式,在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全球貿易化浪潮之下,逐漸開始改變。園藝作物的價格比糧食作物高,因此蔬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,一九九四年達到九百七十一公頃,其中毛豆面積佔六百公頃,其次為胡瓜、茄子、甜椒等。隨著政府推動農業經營產銷班,班員採共同經營、共同運銷,在農民互相切磋技術之下,蔬菜品質與產量均有明顯提升。水果方面也有木瓜、芒果、芭樂、檸檬等種植,均有不錯成積。

  • 15
    後菸葉時期的轉作與轉型

    支撐美濃農業經濟的鐵三角——稻米、養豬與菸葉,稻價長期被國家有計畫地壓低,至於年銷售金額已超過五億元的美濃養豬業,遭遇一九九七年口蹄疫爆發的重大打擊,台灣被OIE(世界動物衛生組織)列為疫區,全台養豬業重創。政府又順勢在二○○八年至二○一○年之間,在高屏溪流域推動離牧政策,同年高屏溪攔河堰上游集水區範圍內,由經濟部公告為水質水量保護區,將所有保護區內的畜養豬隻列為禁養項目。

    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浪潮,台灣於一九九○年代致力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,直到二○○二年元月台灣終於加入WTO,正式廢止近百年的菸酒專賣制度,同年七月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改制為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。為了減緩美濃菸業經濟衝擊過大,菸酒公司逐年減少菸葉契作面積,二○一八年採收最後一批菸葉,逾八十年的美濃菸葉時代正式告終。

    美濃平原進入後菸葉時代,在轉作與轉型之間徬徨,隨著二○○六年白玉蘿蔔登場,一年一度的產業活動成功創造上億商機,順利銜接了菸業夕陽棄作以及勞動力老化,農村空間也成為遊客體驗田園風光、療癒身心的補充經濟產業。

  • 16
    依時依序

    美濃區依開發時間和不同時期移民遷入,地區概分為三大區:「美濃山下」、「龍廣地區」、以及日治時期開發的「南隆地區」,由於微氣候限制,美濃南北農民選擇性種植白玉蘿蔔或紅豆,構成平原南北紅白對抗的熱鬧生產地景。為了穩定老農收入,美濃農會自二○一二年契作紅豆,穩定老農就是穩定農村,穩定農村便是穩定農業,同時進一步帶動農會推廣雜糧復耕的發展願景。

    稻田調節良好的生產環境,具體呈現在這些輪作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。菸葉廢耕之後釋放出來的土地,成為秋冬裡作大發聲的舞台。美濃農會推廣白玉蘿蔔的成功經驗,逐年喚回農民的耕作意願和積極性,帶動美濃蔬果產業質量逐年提昇,包括木瓜、橙蜜香番茄、長豇豆、敏豆、花胡瓜、大黃瓜、檸檬、香蕉、芭樂、野蓮、辣椒、紅龍果等等。

    菸葉時期的美濃平原景觀,水稻田間錯落著聳立的菸樓。

    後菸葉時期的美濃平原,方正田區秋冬裡作豐富大發生。

Meinong

Farmers' Association